世界古銀杏之鄉特指中國貴州省盤縣石橋鎮妥樂古銀杏村。妥樂古銀杏村位于有中國涼都之稱的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石橋鎮的妥樂村,這里流水潺潺,古樹綿綿,小橋映虹,奇峰傍寺,是貴州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全村生長了1450多株連片成林的古銀杏林,一般樹齡在300年以上,最長者有1200余年,植株高大,胸徑一般在100—200cm,最大220cm,樹冠高度15—30米,是世界上古銀杏生長密度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享有”世界古銀杏之鄉“的盛譽。妥樂古銀杏風景區處在盤縣古銀杏風景名勝區的中心地帶,主景區內有第四紀冰川期孑遺的古銀杏1450株,是全世界古銀杏最集中的地方,形成世界上十分罕見的博大精深的“人樹相依”的樹文化,素有“世界活化石基地”之稱。
妥樂是一個文明程度很高的村寨。妥樂人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不管是從村北還是村南過石橋入村的人,到了橋頭,騎馬的要下馬步行進村,坐轎的也要下轎步行入村。一天,有一位達官貴人模樣的人到妥樂,不知道是對妥樂的規矩不清楚,還是故意作難,騎了一匹高頭大馬過了小石橋徑直撞人寨中。突然,路旁有一仙風道骨的老者發話"來者可能不知,妥樂人向來有熱情好客的風俗,歡迎你到妥樂來"。話末落音,遂向馬上的客人握手致意,瞬間,來客的手便骨折肉裂,勒馬而去。神秘的傳說,為景色秀麗的銀杏之鄉平添許多神秘的色彩,使人迷戀,讓人向往。
妥樂景區的格局是獨特的,妥樂村有401戶農家,坐落在銀杏樹林中近百戶的房屋建筑是極為考究的,山洼里凸起的妥樂山寨,農舍經銀杏樹干相串,有勾肩搭臂的親切姿態。然而,起伏于坡上的農家房屋,均是座西朝東的建筑。這樣,每一天的朝陽都要從農戶的門楣上滑過,問一聲早;每天的落日余揮都要透過銀杏樹的枝葉,向農戶道一聲晚安。與妥樂山寨隔河相望的東山坡上,有一棟獨一無二的座東向西的房屋建筑,這就是妥樂具有另一種傳奇色彩的西來寺。西來寺建于何年何月,文字沒有記載。有的說在很久以前,一老道夜間到此,一夜之間建了西來寺,寺廟建好后便拂袖而去有的說寺廟建好后,老道在西來寺里修行善終。因元文字記載,淵源難以考證。如今在西來寺可以摸索其歷史痕跡的,只有重修西來寺時記載妥樂人捐款捐物的一塊陳跡的石碑。碑名"永垂萬古",碑中模糊見文,頌先人功德,乾隆十六年,族人顧、王、路、卜、蔣姓等前輩捐款物重修西來寺,道光十五年立碑紀念。如今,西來寺的房屋己年久失修,但仍可見當年選址的苦心和建筑精細。站在寺前的桂花樹旁,可以飽覽妥樂銀杏全景,如是九月觀景更會有一種味、色、香俱全的特別感受。
千年銀杏樹是妥樂村人對長壽和家族人丁興旺的美好愿望。銀杏樹可以遮陽避暑,葉可制茶提神,皮可入藥補體,果可剝食充饑,其形神俱美的品質孕育成了妥樂人世代崇拜和愛樹的美好風范。他們認為,雌樹如母,兒多母苦,授粉掛果應順其自然,不可刻意為之;樹中有我,我中有樹,人樹合一,不可分離。寨里規定,毀樹者以不敬神靈祖宗論處,“輕則罰跪,重則棒捶”。逢年過節要殺豬宰羊,舉行隆重的祭樹活動,包括念祭文、唱山歌、跳板凳舞等。隨著文化的傳播,佛教也走進了這片青山綠水。明弘治年間村寨北面興建西來寺,清乾隆年間重修,妥樂一度成為古代盤州香火圣地。在村民的精心呵護下,銀杏樹自由生長,“姊妹樹”、“夫妻樹”、“瀑布樹”蔚為壯觀。村民房屋均為清瓦木墻,呈線形佇立于樹蔭下,人間勝境渾然天成。更為叫絕的是,居然有樹根穿過石拱橋,與六百年古驛道、盤州古民居和清澈見底的小溪,構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優美畫卷。
08:00-18:00
從紅果汽車站坐紅果—山嵐的汽車。票價20元。經兩河—盤州收費站—盤興高速—丹霞收費站(—山嵐)—石橋鎮古銀杏之鄉—山嵐(終點站)全程約40分鐘—50分鐘。
妥樂古銀杏風景區位于距盤州市雙鳳鎮35km之石橋鎮妥樂村。妥樂古銀杏村位于盤縣石橋鎮,距盤州市新城紅果2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