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樓,位于湖南省會長沙寧鄉縣境東南,靳江河畔,東北與岳麓區接壤,西南與湘潭市、湘鄉市相鄰,東距省會長沙20公里,南距毛澤東故里韶山30公里,西距縣城34公里?;鳂锹糜螀^因革命偉人、已故前國家主席劉少奇故居建設的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花明樓境內雙獅嶺重巒疊翠,清泉奔涌,幽谷灌區水渠與靳江交錯而過,低吟淺唱,像兩條銀鏈鑲嵌其間。花明樓是一處低山環繞的地方,不僅有秀美的自然風光,這里還是劉少奇同志的故居,故知名度較高,尤其是粉碎“四人幫”以后,劉少奇同志的冤案得以昭雪,江澤民總書記等眾多國家領導人前來參加瞻仰,使花明樓的知名度節節上升,現已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交通也因加快發展變得很便利。據舊縣志載:“昔有齊公,擇此筑樓,課其二子攻讀其中”,取唐詩宋詞之意境,而命名“花明樓”?;鳂歉锩o念地旅游區位于長、株、潭經濟環線內的湖南湘中旅游精品線的金三角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名人優勢和區位優勢。
劉少奇故居建于1871年,前臨碧水,背倚青山,左有參天古樹,右為村民農舍。整座故居結構自然,潔凈樸素,是一棟土木結構的普通農家四合院。1898年11月24日,少奇同志在這里誕生,并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1961年,身為國家主席的少奇同志回鄉調查期間,在這房子里住了六天六晚,室內的木架床及其他用品仍按當年原狀陳列。1988年元月,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除原有的茅草房和瓦房外,還陳列有展品200余件,保持了原來的風貌,生動再現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江南農家的典型風貌和劉少奇在這里生活學習的部分場景。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是以劉少奇故居為依托建立起來的,是全國范圍內一座完整、系統地介紹劉少奇生平業績的傳記性專館。按少奇同志生平分為四個專題進行陳列。該陳列采用專題與生平相結合的方法,大手筆反映少奇同志生平事跡,體現少奇同志在締造新中國、發展和鞏固中國共產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和主要貢獻。
劉少奇銅像廣場莊嚴肅穆、視野開闊,四周青松、翠柏環抱,占地面積8000多平方米。廣場中央,劉少奇同志銅像巍然矗立。銅像加底座高7。1米,包含兩層含義:第一,“七·一”是黨的生日,寓意少奇同志一生致力于黨的建設,是我們黨的領導人。第二,少奇同志享年71歲,寓意他光輝偉大的一生。
花明園位于仙基嶺、白鶴嶺上,占地面積200多畝,該園以“花明樓”、“修養亭”、劉少奇坐過的飛機、萬德鼎、一葉湖等為主要內容,集游覽觀光、思想教育于一體,形式新穎、環境幽雅,給廣大游客提供了一方可游、可思、可享、可參與的精神樂園。
劉少奇故居正前方的樹木叢中,就是劉家祖墳,劉少奇的曾祖父劉再洲的靈寢?!拔母铩睍r期,劉家祖墳面臨“造反派”的破壞,經附近村民聞訊趕來制止,墓穴才得以保存,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2002年,經劉家后人修復,2004年被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花明樓,是一棟百尺高樓?;鳂枪参鍖?,建筑面積2030平方米,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題寫“花明樓”匾額。一樓正廳的《花明樓記》由時任長沙市市長譚仲池撰寫。樓內陳列“寧鄉八景”壁畫和“寧鄉出土的青銅器”四羊方尊、人面紋鼎、大鐃以及“湖湘文化名人”版畫和“青年劉少奇”青銅雕塑,向大家展示了物華天寶的楚溈風光和人文薈萃的湖湘文化?;鳂沁€裝飾了梅、蘭、竹、菊玻璃窗花,象征著劉少奇“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學貫中西,德譽古今”的精神品格。
炭子沖民俗文化展基本保持了二十世紀初江南農村的原始風貌。炭子沖民俗文化展的匾額,是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親筆題寫。主要陳列是炭子沖民俗文化展。其主要內容是反映過去湖南農村生產、生活場景的民俗文物,陳列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能讓人們在輕松的游覽過程中感受到濃郁的鄉土風情。
花明樓下的正前方,有一個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的德育文化廣場,以花崗巖雕塑萬德鼎為中心,九龍柱頂天立地,一葉湖波光粼粼。萬德鼎由十六塊方形花崗巖和一萬個德字組成,鼎身以寧鄉出土的國寶級文物“人面紋鼎”為模型。四面正中分別鐫刻毛澤東、劉少奇、鄧小平、江澤民同志書寫的凹“德”字。其余的9996個凸形“德”字均為歷代名家集字。時任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長沙市委書記梅克保撰寫《萬德鼎銘》。萬德鼎氣勢恢宏,是花明園的點睛之筆。
龍是中華民族騰飛崛起的象征。廣場周圍聳立著九根龍柱,每根龍柱上雕刻有栩栩如生的盤龍?!熬琵垺痹⒁鉃榫啪艢w一,久盛不衰。環抱文化廣場的這片水域叫一葉湖,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取名于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先生“一枝一葉總關情”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币蝗~湖寓意著劉少奇心中只有國家和人民的博大胸懷。與一葉湖配套的是石拱橋、假山、涼亭、楊柳、紫薇、櫻花、桂花等,使整個園區顯得簡潔明快、春意盎然。
花明樓距依托城市省會長沙45公里。長沙是歷史文化名城,交通發達,高速公路、客運火車站、航運碼頭、大型機場(距長沙市27公里),一應俱全。從長沙到寧鄉城區有長益高速公路和319國道直達,長沙、寧鄉城區和韶山都修通了到花明樓的高標準水泥公路。每日從長沙到花明樓有2輛“旅4路”旅游專線車,從寧鄉城區每半小時一趟旅游專線車直達花明樓,專線車定時定點,快捷方便。另外從長沙、寧鄉城區和韶山每天有20多輛次直達花明樓的公共汽車。
花明樓景區內有停車場4處共10400平方米,其中生態停車場3400平方米,其余全部系水泥地面,停車場內分區、劃線均按交通部門的有關標準設計,每日有4名管理員負責管理和指揮停車。
景區內有參觀道10多條,各參觀道旁均設有標準的交通標識符號,主參觀道基本成環線,游客可沿主參觀道不走回頭路看完全部景點,參觀道依不同景觀的環境和保護需要,分別采用花崗巖、鵝卵石、水泥、瀝青等材質,極具特色。其中花崗巖地面200米,大理石地面200米,鵝卵石地面300米,水泥地面300米,瀝青路面150米。參觀區內2處涼亭、70多條石凳,既為館區美麗的景觀增添了色彩,又方便了游客。館區內特備有電瓶車及文保鞋、馬等特色交通工具,更令游客們倍感方便。
為方便游客參觀,故里門樓前設置了導游全景圖和簡明路線圖,在各景點及參觀道旁均設有景點介紹牌和標識牌,文字全部采用中英文對照。
在紀念館出口處設置了100多平方米的游客中心,派專人提供咨詢與講解聯絡服務,另設有電腦觸摸屏、游程路線圖、節目預告表,游客量變化信息表、電話咨詢處、影視介紹系統及休息座凳等服務設施。
對于來館參觀的觀眾,一方面通過循環導播系統介紹有關景點內容,另一方面積極免費為觀眾導游講解。如今,全館共擁有普通話講解員17名,英語、俄語導游2名,日語導游1名,其中1人有正高級職稱,2人有中級職稱。另外,還設有兩處音像廳,免費為觀眾放映與本景區相關的影碟。
蜜餞之王
刀豆花產在靳水河畔,原國家主席劉少奇的故鄉——寧鄉市花明樓鎮。當地所產的“刀豆花”,以其棚棚如生的生物姿態,鮮艷透亮的色彩,酥脆甜蜜的味道,被人們譽為“蜜餞之王”,聞名三湘四水。刀豆花的花樣繁多。有的編織成菊花、梅花、芙蓉、牡丹;有的盤成蝴蝶、魚蝦、蟲鳥;有的雕刻成龍風、獅虎、人物;還有花籃、寶塔以及各種神話幻想形象,千姿百態,逼真傳神,既是美食又是工藝美術品。
砂仁糕
花明樓所在的寧鄉市的砂仁糕,以其酥砂香甜,柔軟松口而得名,為湖南四大名糕(包括燈芯糕、麻香糕、烘糕)之一,在省內外享有盛名。
花明樓鎮“炭子沖”,相傳明清時期這一帶山林茂密,當地農民在耕作之余經常上山伐木燒炭。由于民間稱呼燒炭工為“炭子”,所以這里就得了“炭子沖”這個名字。
花明樓是一處低山環繞的地方,不僅有秀美的自然風光,而且還是劉少奇同志的故居,故知名度較高,尤其是粉碎“四人幫”以后,劉少奇同志的冤案得以昭雪,江澤民總書記等眾多國家領導人前來參加瞻仰,使花明樓的知名度節節上升,現已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交通也因快速發展變得很便利。
花明樓革命紀念地旅游區位于長、株、潭經濟環線內的湖南湘中旅游精品線的金三角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名人優勢和區位優勢。
花明樓鎮現轄:炭子沖村、花明樓村、聯新橋村、朱石橋村、靳江村、常山村、靳源村、楊林橋村、劉家社區共8個村委會及1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