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楊梅,浙江省余姚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余姚楊梅果形奇異,肉質細軟,風味獨特,酸中帶甜,甜中帶酸,上市期短而不耐貯運,品種可分為白種、紅種、粉紅種、烏種四類。其中白楊梅顆粒大、色澤晶瑩,回味清香,采摘較遲,較易運輸和儲藏。烏種中的荸薺種肉細軟、核粒小、味香甜、液汁多,為楊梅最佳品種。
余姚楊梅經過數千年的自然演變和人工篩選,已形成烏種、紅種、粉紅種、白種四大品種群系。據全國楊梅科研協作組對楊梅品質資源的普查成果,在余姚境內尚存荸薺種、粉紅種、水晶種、荔枝種、早大種、遲種等20余個品種,品種數量位居中國前列。
市農林部門又先后引進123個楊梅品種,在丈亭鎮建設了“中國楊梅種質資源圃”。余姚種植區域最廣的荸薺種楊梅原產于三七市鎮石步村,其果為正圓形,成熟時呈紫黑色,素來以肉質細軟、肉柱圓鈍、味甜微酸、核小等優良果實性狀“傲居群雄”,被列為國內專家首推的良種。姚西牟山、馬渚、臨山一帶所產的“西山白楊梅”,其果實成熟時色澤晶瑩剔透,呈白玉色或粉紅色,肉質柔軟細嫩,散發獨特清香味,也深受消費者青睞,成為具有發展潛力的地方良種。
余姚楊梅原產地域地處錢塘江和杭州灣南岸、四明山北麓、寧紹平原中心。山地地貌具有多類型、多層次的特點。多低山、丘陵為主的地理特點和典型的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構成了獨特的有利于楊梅生長發育的氣候、土壤、水分、植被等四大要素優化組合的自然條件,為余姚楊梅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穩定的生態環境。
地理特點:楊梅主要分布在姚江流域兩岸丘陵山麓,地勢起伏平緩,山脈呈西南~東南走向,呈帶狀分布,坡度多在0-17度之間。四周山丘水庫多,水資源十分豐富。
氣候特點: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沛,雨量豐富,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2℃,≥10℃積溫為5130℃,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毫米,年日照時數2100小時,年太陽輻射總量112.2千卡/CM2,全年無霜期長達250天。
土壤特點:楊梅土壤深厚,多屬微酸性砂質壤土,PH值為6.5左右。有機質含量豐富,為3.625%,含氮0.21- 0.30%、速效鉀71-104PPM,含磷量低,平均為6PPM。
早在七千年以前,這里就有楊梅原種存在,另據史書記述,人工栽培歷史亦有二千余年,自漢代至明代都有對楊梅的記載。
中國人工栽培楊梅的歷史,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是前西漢司馬相如所著的《上林賦》,其中有“挎棗楊梅”的詞句,這是南方楊梅北引到西漢帝都長安種植的最早嘗試。
1972年,在湖南省長沙市郊馬王堆西漢古墓中,發掘出一個精制陶罐,內有楊梅果實和種子,干縮的楊梅肉柱呈紫黑色,褐色的絨毛被覆著果核。經鑒定,與現今栽培的楊梅完全相同仁。
時至漢、晉,余姚先民已經基本掌握了楊梅栽培技術,楊梅除了鮮食外,對其形態和貯藏加工已頗有研究。由于吳越楊梅在品質上上乘,于是到了漢代,就已經躋身貢品之列。
晉時稽含在《南方草木狀》中細致地描述了楊梅的形態和習性:“楊梅其子發彈丸,正赤,五月中熟,熟時似梅,其味酸甜”,大抵可以找到與現代余姚慈溪兩地楊梅一脈相承的鐵證。在漢東方朔《林邑記》記載:“林邑山楊梅,其大如杯碗,青時極酸,既紅,味如崖蜜,以釀酒,號梅香酎,非貴人重客不得飲之?!碧拼挠幸晃辉娙似娇烧苯泳蜅蠲肺逗蜕澋溃骸拔逶聴蠲芬褲M林,初疑一顆值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瀘南荔枝深”。
北宋蘇東坡在吃了吳越楊梅后說:“閩廣荔枝,何物可對者,可對者西涼葡萄,我以為未若吳越楊梅”,認為吳越的楊梅可以與閩廣荔枝和西涼葡萄平分秋色,這是對吳越楊梅很高的贊譽。
明代著名詩人徐階誦詠楊梅:“折來鶴鶴頂紅猶濕,剜破龍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長安?”清人楊芳燦在《邁陂塘·楊梅》中描寫:“閑消暑,露井水亭清坐,不須料理茶磨。夜深一口紅霞嚼,涼沁華池香唾。誰餉我?況消渴,年來最憶吾家果?!?
吳越楊梅7000年的歷史,2000年的人工栽培,到了現代楊梅已經細分為很多種。以名聞遐邇的"荸薺種"和"早大種"楊梅為主,占栽培總面積的95%以上。在余姚慈溪楊兩地楊梅主要集中在丈亭鎮和橫河鎮,種植面積占兩市55%以上。
1954年10月,為建立商品棉基地,調整縣域,將慈溪的丈亭、陸埠、城關、云山4個區和慈城鎮劃歸余姚縣,所以1954年以前吳越楊梅可以叫慈溪楊梅,之后有余姚慈溪楊梅之分。國家質檢總局發出公告,分別批準從2004年12月13日起對余姚楊梅,2004年12月31號起對慈溪楊梅實施原產地域保護。
余姚楊梅先后榮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全國十大精品楊梅、國家級綠色食品、浙江省農業名牌產品、浙江省森林食品、浙江吉尼斯一等獎等眾多榮譽。
1995年,余姚被中央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
2004年06月0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余姚楊梅”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09年,余姚楊梅成為浙江省著名商標。
余姚楊梅原產地域范圍以《余姚市人民政府關于要求申報余姚楊梅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請示》(余政[2002] 40號)提出的地域范圍為準,為浙江省余姚市現轄行政區域。